<
公共管理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党群工作  本科教育  研究生(MPA)教育  学科科研  学团工作  师资队伍  人事人才  国际交流  校友之家  中国第三次分配研究院  首页  新闻通知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教学培养  学位管理  学员活动  校友之家  教学改革工程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科科研  党建之窗  学生园地  常用文件  校友园地 
 

学生园地

 团总支 
 学生会 
 专业社团 

 

 

   
公益慈善知识小百科(第十一期)
2020-11-09 03:45     (点击: )

 

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慈善事业理论突破和实践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战略中慈善事业的作用高度重视,精准地指出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和突破路径,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慈善事业应当重心下移精准有效对接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还有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近三千万个贫困户。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等交通闭塞和生态脆弱地区,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但当前慈善事业并没有将宝贵的慈善资源聚拢后精准有效服务贫困地区和贫苦人口。因此,慈善事业应当重心下移精准有效对接需求精准提供慈善服务。
二、慈善事业应博采众长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我国慈善事业起步相对较晚,总的来讲,现行慈善法律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与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例如慈善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慈善财产管理使用、慈善信托等方面的规则亟待健全,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在现有慈善事业有关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慈善领域基本制度,健全慈善事业体制机制,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慈善事业发展应当融入精准扶贫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面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必然要寻求价值的提升,而公益慈善显然具有价值输出的功能;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需要践行公益慈善精神,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慈善事业在新时代具有更高的制度层面意义,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场域,慈善事业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发展空间和格局获得了巨大突破。慈善事业在实践中不断通过创新制度和工具,持续在精准扶贫事业中大显身手。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综合楼11层


电话:0535-6904949  邮编:2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