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MPA教育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党建思政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 
 

学科科研old

 学院首页 
 公共管理学科 
 学科方向 
 学科团队 
 研究中心 
 质量工程 
 科研项目 
 研究论文 
 著作教材 
 标志性成果 
 科学研究 
 服务地方 

 

 

   
学科方向三: 公益慈善
2020-03-10 10:22     (点击: )

II-3学科方向三

公益慈善

学术带头人姓名

王循庆

教授人数

2

副教授人数

6

有博士学位人数

8

提纲:该学科方向的总体定位,主要包括学科方向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团队组成、预期可能取得突破和标志成果。

本学科方向将围绕公益慈善项目管理、社会组织管理、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管理等领域展开研究,团队由17人组成,其中教授和副教授8人,博士9人,预期突破成果包括:(1)教授副教授人数10上,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占60%以上,学科方向带头人参与指导一届以上博士研究生经历;(2)授予硕士学位5人以上,在学研究生在全国性专业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毕业硕士生争取有多人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3)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项以上,到帐科研经费不少于1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50万元;(4)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5)发表A类期刊论文3篇以上,SCI、EI、SSCI检索期刊3篇以上;(6)2到3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3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国际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或者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

   

  

II-3-1研究方向一

公益慈善项目管理

提纲:在学科方向一的具体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及预期可能取得成果。

紧紧围绕学校财富管理特色发展,打造出国内第一所招收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公立学校,并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内容为公益慈善项目管理机制研究,包括公益慈善项目策划、公益慈善项目筹款渠道及策略、公益慈善项目成本及质量管理、公益慈善项目人力资源、公益慈善项目风险与沟通管理等方面。

本研究方向要根据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建设主体和发展战略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要植根于我国公益慈善传统的土壤,融合国际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公益慈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引领社会发展中做出“大贡献”。

预期成果包括:(1)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项以上,到帐科研经费不少于4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元;(2)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3)发表A类期刊论文2篇以上,SCI、EI、SSCI检索期刊2篇以上;(4)1到2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国际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或者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

II-3-2研究方向二

社会组织管理

提纲:在学科方向二的具体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及预期可能取得成果。

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建设力量,得到了学术界、政界的高度重视。本研究方向围绕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开展研究,目前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社会组织研究。该方向以各类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研究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和新时期下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协调发展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和社会组织个案研究等两个研究方面。重点从微观视角来探讨社会组织,通过对单个社会组织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整体性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详细状况、功能发挥、发展过程及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探讨和总结社会组织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模式,为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蓝本和借鉴;(2)社会管理研究。该方向以研究如何构建高效、合理地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探讨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重点,总结和归纳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实践,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等两个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途径、相关机制体制,以及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外部环境。

预期成果包括:(1)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到帐科研经费不少于3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元;(2)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3)发表A类期刊论文2篇以上,SCI、EI、SSCI检索期刊2篇以上;(4)1到2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国际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或者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

II-3-3研究方向三

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管理

提纲:在学科方向三的具体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及预期可能取得成果。

本方向人员以老龄化为研究背景,对老年社会问题、养老服务及老年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1)突出老年社会问题的基础性研究。该领域已开展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对城乡老人的生存、居住、消费及社会活动参与等老年社会问题开展了基础性研究,重点探讨了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孤独问题、健康问题及社会活动参与障碍问题,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老年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把握和判断,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重视养老服务问题的实践研究。该领域已开展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重点探讨了城市居家与机构养老、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把握了城乡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性,以及养老服务供给与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主题。(3)注重养老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探索性研究。该领域已开展省部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及家庭养老等养老模式,以及养老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未来养老社会组织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预期成果包括:(1)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项以上,到帐科研经费不少于3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元;(2)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3)发表A类期刊论文2篇以上,SCI、EI、SSCI检索期刊2篇以上;(4)1到2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国际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或者联合培养研究生1名。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综合楼11层


电话:0535-6904949  邮编:2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