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第三次分配的出现,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克服市场分配失灵与政府分配失灵的需要、是推进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国家治理的需要。第三次分配体现了道德性、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征。未来中国推进第三次分配的治理路径主要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人人参与公益的慈善氛围、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性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公益慈善事业治理的现代化、强化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推动“善经济”的发展、积极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第三次分配;公益慈善;国家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益 慈善和第三次分配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文从新时代第三次分配提出的背景入手,聚焦第三次分配的内涵和特征,在努力厘清第三次分配、公益慈善和 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第三次分配的治理路径。
一、 第三次分配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创造并积累了巨大 的社会财富,2018 年我国 GDP 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世界排名第三。[1]2018 年全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 190 万亿元,[2]预计2023 年将达到243万亿,有望成为美国、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财富管理市场。[3]财富的不断积累一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创造财富,使科学分配财富成为社会共识。第三次分配对于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维护公平正义和实现共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次分配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下中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健康等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正 成为亿万人民的生活追求。从这个角度而言,第三次分配从物质导向的需求转向了精神导向的需求。整个社会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后,生产关系随之变革,精神需求成为变革的方向。因此,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第三次分配成为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分配方式,必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第三次分配是克服市场分配失灵与政府分配失灵的需要
第三次分配是相对于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而言的。第一次分配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第二次分配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人们通常把市场称作“看不见的手”,把政府称作“看得见的手”。近代以来,人们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日益推崇。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有失灵的时候,特别是上个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人们更加清楚地发现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作用十分必要。但是由于市场与政府 均存在失灵现象,使得市场与政府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失灵现象。这种失灵表现为过度侧重于财富分配而忽视社会权利资源的分配、侧重分配效率而轻视了分配公平,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分配需求等,这就使得第三次分配成为必要厉以宁教授较早提出了 “在经济运行的背后存在着第三种调节,这就是道德和习惯的调节。”[4]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5]
(三)第三次分配是我国基本经济分配制度发展的需要
第一次分配主要由市场主导,依靠企业,强调效率;第二次分配主要由政府推进,通过财政税收,注重公平;第三次分配主要由公益组织担任主角,通过开展捐赠等公益活动,体现道德的力量和奉献的精神。政府和公益组织都是为了社会的、公共的利益,但政府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管理,是行政行为,尽管许多事情可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政府行为背后的支撑是国家权力,资源主要靠财税收入。而公益活动提供的主要是公共服务,是个人行为、民间行为,其背后的支撑主要是道德和精神力量。资源主要靠捐赠者的资助和自愿者的服务。正是第一、第二次分配之外的第三次分配,使得整个社会的分配正义得以实现,我国基本经济分配制度发展得以发展和提升。
(四)第三次分配是推进社会财富回馈社会的需要
第三次分配使得财富不仅表现为物质财富,还表 现为精神财富,而正确的财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行业正方兴未艾,公益慈善事业也已经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一员。公益慈善事业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富裕家族的日益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成为个人和家族分配财富的重要价值选择,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内容。金 融机构和其它新兴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在财富管理服务中大都开展了公益慈善服务内容,为客户全面合理配置资产。这保证了财富的保值增值,也为个人、家族、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护了良好声誉,增加了无形资产。社会财富的增长,最终要回馈社会。财富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通过公益慈善事业加以彰显。
(五)第三次分配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市场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市场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我们所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主要得益于“两只手”作用的协调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突显出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发挥好市场、政府和公益慈善三个方面的作用,会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健康和充满活力,行稳致远,以德治国的方略也将进入新境界和新层次。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此进入了从“两只手”到“三足鼎力”的新时代。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慈善等公益事业会相应地活跃起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近 100 万亿人民币,人均达到近 1 万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以及普通大众有能力、有意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建立基金会、 捐赠等慈善方式,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参与社会治理。当公益慈善对社会财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的时候,反过来又会极大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
(六)第三次分配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进程中,公益慈善一直与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相伴而生。这既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成果。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第三部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2018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 81.7 万个, 比上年增长 7.3%。另据《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9)》 蓝皮书显示,截至 2019 年 4 月 8 日,全国共有慈善组织 5599 家。社会组织及慈善组织的快速成长态势,使得公益慈善力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 织部分。基于此,公益慈善和第三次分配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创新高度,提高到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提高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
二、第三次分配的内涵与特征
(一)第三次分配的内涵
由于第三次分配的提法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对于什么是第三次分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人从公益慈善的角度进行理解:“所谓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诸多方 式济困扶弱、促进公益事业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6]有学者从制度与机制的角度来理解第三次 分配:所谓“第三次分配”是指这样一种分配机制,“即个人或企业出于自愿,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 形式的制度和机制,以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配置。”[7]还 有学者认为仅仅从慈善角度来理解第三次分配过于狭窄,主张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理解第三次分配,指出可以将第三次分配理解为“丰裕社会的财富流向如何适应个体精神追求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命题。”[8]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公益慈善机构,相对于市场和政府,公益慈善机构具有特殊作用,它既不以市场营利为目标,也不具有政府的管制作用,但是其公益性质使其带有浓厚的公益和道德色彩。通常情况下,第三次分配主要是指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活动等方式,进行扶贫济困、关怀弱势群体等,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中外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相对于政府和市场,公益慈善往往起着辅助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公益慈善的力量不断壮大,其作用范围日益拓展,能力日益增强,在许多方面逐渐起着主导作用。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共设施,如大学、医院、研究院、博物馆、图书馆等,都是慈善捐赠而来,而非政府投资建设。这些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它们从事的各种活动,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作用会日益突显。
(二)第三次分配的特征
一是道德性。第一次分配主要以市场为载体,追求自由竞争和效率至上的市场准则;由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主要通过财税手段调节分配不均,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由公益组织主导的第三次分配主要以公益慈善事业为载体,道德的力量是分配正义的关键。第三次分配有别于财税制度支撑下的政府分配行为,社会公共利益诉求的达成源于企业、民间组织、公民个体的社会责任、思想境界和志愿精神,是一种公共行为和公共责任,个体对公共利益的认同和归属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具有公平、公开、透明、奉献的社会意蕴。在此意义上,道德成为公平正义的重要调节手段,成为第三次分配得以实现的主导力量。
二是民间性。公益慈善组织是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致力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具有民间志愿性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的本质属性是民间性,由民间机构和社会人士依据法律法规设立和运作。为使慈善组织回归民间性质,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慈善组织“去行政化”,努力让社会公益人士领导慈善组织,让慈善组织摆脱行政化模式,取得重要进展。民政部门负责人指出:今后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发展方针,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公益性。公益慈善事业的公益性,是指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不是否定必要的经济收益。小的公益善款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项目,往往通过本金使用,直接投入到具体公益慈善活动。但较大的公益善款往往要设立专门的基金会,通常不运用本金直接开展公益项目,通过运用本金的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并依靠投资收益开展项目,进行长期运作。公益性、非营利性十分强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把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通过向公益组织购买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目的,而不再由政府直接提供服务。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的方式,是国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惯例。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政府的负担,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公益组织的经费来源,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尽快发展壮大。
四是自愿性。公益慈善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自愿性,即出自自愿的动机行为,不是被动而为。相应地,第三次分配也是更多地出于自愿而不是强制。更多的企业和社会成员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对善治理念的发扬。发达的公益慈善事业,是道德力量的作用,而政府公共服务体现的是行政力量的作用,其背后是政府的强制力。这也是公益事业与政府行为的根本区别。一些时候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强迫捐款、强迫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现象,这是违背公益慈善事业初衷和本意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慈善,需要在第三次分配制度创新建构的进程中努力克服和避免。这一现象也表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五是社会性。如果说市场的初次分配属于私人性的范畴,是在私人性的基础上的生产、交换和流通,那么有组织的、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的政府再分配则带有公共性的特征,是基于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再分配制度。而第三次分配则发生在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广泛的社会参与领域,是社会性主体在自愿参与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性社会资源的再次分配,它超越了私人领域的私有性,也超越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运用公益资产实现社会公益分配的社会公共性特征。
三、第三次分配的治理路径
第三次分配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具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厘清第三次分配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明晰第三次分配的治理路径,以期推动第三次分配理念的落地实施。
(一)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许多公益慈善方面的中国智慧,这些成为第三次分配丰富的理论来源。“第三次分配本身所富含的道德、思想、文化和精神内容,其中大量来自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人类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对此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优良的公益慈善精神,更要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事业。在国际交往中,政府、企业、公益组织都有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各类基金会,尤其是我国在境外的商会、同乡会、同学会、联谊会、学联等组织的作用。同时,公益慈善又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因而要强化公益慈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消除贫困、减灾防灾、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传递中华文明,在“一带一路”中积极贡献中国慈善力量的治理方案与智慧,着力构建全球慈善命运共同体。
(二)政府要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扶持公益慈善力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显著优势,是政府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其它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一样,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否则,单纯依靠民间力量的自我发展,很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还面临许多困难,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环境氛围,许多公益慈善机构步履维艰,法律、政策、制度、人才等存在许多制约和瓶颈。需要政府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弘扬公益慈善精神,引导提高公益慈善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法制权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建立健全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维护合法权益,打击非法行为。强化日常监管,严格登记、监管、执法等行政行为。此外,公益慈善的民间性,还要求政府尽量不要直接办公益,可以更多地由官办转向民办公助。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时期,社会服务主要靠政府提供,政府成立了许多公益组织和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发展,要着力实行政府和公益慈善机构的分离,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公务员、参照公务员人员、事业编制人员要逐渐退出公益慈善机构。政府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应该避免包办代替,大包大揽,而是应该放开手脚让公益慈善机构本身能够茁壮成长,大有可为。
(三)构建人人参与公益的慈善氛围
社会成员对公益慈善参与的程度,即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益慈善不仅是钱和物的事情,更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事情,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思想来源。而公益慈善的主体力量,正是最广泛的人民,这就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大众性。公益慈善应该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理念,一种社会风尚。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不仅是更多的富人,也包括更多有爱心、有担当、有责任的普通民众。提倡人人公益,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受益。即人人都要关心他人,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要有公益慈善精神。企业家等富裕人士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地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尤其如此。但公益慈善不应该仅仅是富人们的事情。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树立公益慈善意识,提高公益慈善的自觉性。每个社会成员献出的一点爱,会凝聚成强大的公益力量。因此,要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和良性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仁爱、慈善意识。
(四)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性建设
面对公益慈善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公益慈善的专业性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绝不是有了钱就够了。公益慈善事业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支持,需要高水平的组织架构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有热情和爱心,还要有知识素养、强劲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人格操守,还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公益慈善活动从资金的募集、运营,到项目的策划、实施、监督,再到人员的招募和管理等等,都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每一个具体项目也是如此,如养老、助残、救助、救治、卫生、环保等事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素养,也需要专业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素养。我国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人员大约有一千万左右,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亟待加快公益慈善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和扶植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公益慈善专业,并开展相应的在职教育、学历教育,加强对公益慈善管理人员、技术员和志愿者的教育、培训、训练,实现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性发展,为第三次分配制度创新实践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公益慈善事业治理的现代化
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使得公益慈善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同时,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方式也更加方便灵活,使得公益慈善更加贴近大众,成为人人都可参与的志愿行动。数字技术助力公益慈善的大众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彰显,灵活的运营手段鼓励引导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许多网络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特别是公益导向的电商带货促销活动火爆网络,一大批知名大企业纷纷成立互联网公益机构,网络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前景无、限。另一方面,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一些不法之徒的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诈捐”、“骗 捐”、“强捐”等乱象时有发生,需要政府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公民和社会组织提高防范意识,严厉打击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网络生态环境。
(六)强化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
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存在的根本,没有了公信力,公益慈善组织的生存就会难以为继。公益慈善组织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组织架构混乱,专业人才乏力,造成事故频发,经常成为社会焦点,为社会公众所诟病。公益慈善组织在强调自律的同时要注重他律,但自律是根本。增强公益慈善组织运行的规范、公开、透明,是其取得公信力的必由之路。公益慈善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特别是要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只有形成健康良好的治理生态,才能不断提升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使其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才能保障和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七)推动“善经济”的发展
“善经济”的发展为第三次分配提供了必要的道德资源,而社会企业则是创造“善经济”的重要载体。社会企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生事物,这类企业首先是企业,按照企业组建和运营。但这类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企业,根本不同在于这类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是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的盈利主要不是用于股东分红,而是用于公益慈善事业,或者用于再投资,依托投资收益进一步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这种现象称之为 “善经济”。随着社会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善经济” 的经验理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深入人心。除了社会企业本身,老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善经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项目,也可以采取“善经济”的公益运营方式加以推进。这一模式 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也可以创造社会价值,促使公益性与商业性、赢利性有机结合起来,从对立冲突走向和谐共赢。
(八)积极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不断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引领,第三次分配需要形成一个公益型的社会,其核心在于道德与价值的分配,所以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公益、人人向善、人人共享的文化氛围,为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奠定价值基础;二是要不断改革与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体制。第三次分配是以公益慈善力量为核心的,而公益慈善又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因此,改革慈善体制、特别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增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要尽快出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社会治理格局与管理体制;三是需要不断完 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包括公益企业的税收减免制度、慈善组织的捐赠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进而从价值层面、制度供给、组织架构、实现机制、利益平衡和政策工具等方面,形成实现第三次分配制度创新的治理之道。
[参考文献]
[1] 2018 年世界各国 GDP 数据[EB/OL].https://www. kylc.com/stats/global/yearly/g_gdp/2018.html.
[2] 招商银行,贝恩公司 .《2019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EB/OL].http://www.cmbchina.com/privatebank/ PrivateBankInfo.aspx?guid=bdeb435b-cc83-4b54- b92a-7eab597ecbf7.
[3] 中国建设银行携手波士顿咨询公司 .《中国私人银行 2019:守正创新 匠心致远》[EB/OL]. http://www. ccb.com/cn/ccbtoday/newsv3/20190409_1554800312.html.
[4]于鸿君 . 第三种调节:道德与习惯——评厉以宁《超 越市场与超越政府》一书[J]. 经济与信息,1999(8).
[5]宋林飞 . 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 学海,2007(3).
[6]梁朋 .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
[7]魏俊 .“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及特征述评[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4).
[8][9]王名,蓝煜昕,王玉宝,陶泽.第三次分配:理论、 实践与政策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2020(3).
(责任编辑 高 山)
The Third Distribution: Background,Connotationand Governance Path Bai Guangzhao
[Abstract]On basis ofprimary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the thirddistribution with charity as the core features has emerged. The emergence ofthe third distribution is the need for the people to pursue a better life,to overcome the failures in market distribution and in governmentdistribution,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China’s basic distribution system,and to promotedevelopment of philanthropy,social equity and nationalgovernance. The third distribution embodies the moral,civil,voluntary,public welfare,social characteristics. Governance paths ahead the thirddistribution mainly include:carrying forward vigorouslythe charitable spiri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reating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welfare charity, building atmosphere of everyone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welfarecharity,upgrading professionalism of the public welfarecharity,using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charity governance,and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welfare charity credibility,expediting development of the good economy,and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third distribution system.
[Keywords]the thirddistribution,philanthropy,nationalgovernance
[Author]Bai Guangzhaois Committee Secretary of CCP in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2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