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学生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构建“五育”融合矩阵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025年11月22日 19:43 作者:李震 编辑:范轶 审核:李记林 点击:[]

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战略要求,探索“五育”深度融合矩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持续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德育为先,培塑学生道德品格

德育是“五育”体系的方向性、统领性育人要素,承担着确立价值坐标、培塑精神品格的重要使命。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坚持德育铸魂、价值引领,以公益慈善教育为鲜明特色,构建“品牌—实践—文化”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学院作为全国首批慈善管理获批的唯二院校之一,把培养学生的公益思想和慈善精神作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德的重要抓手,围绕“服务+”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学院打造“正言”德育浸润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正言课堂”“正言书巷”、学习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座谈会等活动,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讨论中感悟、在实践中形成价值自觉。同时,学院推动德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与烟台市莱山区社工部共同建立社区学院和双创工作坊,与烟台市毓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力罕见病公益中心等几十家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构建真实、稳定、有效的德育实践场域。大量学生在参与公益探访、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不少学生因在校期间积累丰富志愿经验,在就业过程中更快适应岗位需求,展现专业素养。学院还通过组织家国故事会、“一封家书寄相思”“爱心义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培养感恩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责任担当,在家国叙事中厚植报国情怀,以道德底色托举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气象。

二、智育为要,夯实学生知识框架

学院坚持把智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纽带,以“全周期赋能、实践中成长”为智育理念,把学风建设、知识学习、学术训练和能力提升贯通起来,形成结构化、周期化、全链条的智育体系。学院依托“智育四季”品牌项目,实现学术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周期智育赋能,让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成长路径与能力提升模式。每年3月份推出“学风励行·优学计划月”系列活动,通过“学练帮评”全链条活动,让智育成果落地,助力学生学业能力与科研素养的提升。4月举办“智汇专业文献围读会”,围坐交流碰撞观点,低成本落地学术互动扎实筑牢智育基础。5-6月推出“智学30天”打卡计划,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同时营造互助共进的智育氛围。针对新生,学院推出“学海启航”计划,开设大学学习方法论、图书馆资源利用等课程,联动优秀学长举办学术写作沙龙,助力新生完成学术思维过渡。10月、11月启动“四六级打卡营”,通过每月举办固定的线上打卡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习惯,系统的提升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备考氛围。11月举办“智辩乾坤”学术辩论赛,围绕“AI治理伦理”等议题,以专业文献为支撑辩论,锤炼逻辑与表达。学院还在期末推出“加油站点睛课”,组织优秀学生开展高数、专业课答疑,配套心理辅导讲座,助力高效应考,真正让“智”的力量成为青年发展的核心支撑。

三、体育为翼,锻炼学生强健体魄与坚毅品格

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锤炼青年意志品质、塑造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体育育人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系统构建“课程—赛事—品牌”三位一体体育育人体系,通过丰富多元的体育实践将价值引领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学院常态化开展新生班级拔河赛,让学生在协作与对抗中迅速建立班级凝聚力;精心举办秋季运动会,为学生搭建展示竞技风采与拼搏精神的平台,使体育成为增强体魄、塑造品格的生动课堂。围绕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学院打造篮球联赛、足球友谊赛、排球对抗赛、羽毛球挑战赛、毽球比赛等系列赛事,让学生在持续参与中体验坚持、磨炼意志、提升体能。学院还推行校园乐跑打卡,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培养规律运动习惯;成立学院跑团,以“体育+党建”为特色路径,由党员带头示范,推动体育精神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在集体奔跑中凝聚奋进力量。通过系统化赛事组织、品牌化体育活动和常态化健身机制,学院不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韧性和团队意识,让青年在汗水与拼搏中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四、美育为本,塑造学生良好认知

美育是完善人的心灵结构、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坚持以美育的浸润特点,通过艺术体验、文化参与与美学教育三路径并行,积极推动美育从“兴趣体验”走向“价值塑造”。学院邀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走进课堂,讲解美学理念与现代器具如何有机融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与实践中深刻理解以瓯绣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学院通过开设教职工子弟学堂与乐器拓展课程,开展“乡景藏韵·共赏风华”家乡景点分享大赛、“悦动青春·心向暖阳”心灵艺术自由创作活动、“青铜铸魂·丹青润心”美育教育主题实践、“公益绘心·管院同行”集体创作活动等,将艺术创作、文化表达与审美体验贯通融合,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表达情感、在体验中涵养品格。与此同时,学院持续举办“你心中的美”演讲比赛,通过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美学理解与审美判断。学院还组织学生开展以历史、公益与美术相结合的参观与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提升价值认知,在艺术、人文与社会之间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美育实践,学院引导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涵养心灵、陶冶情操,推动青年在心怀文化自信中成长为向上向善的时代新人。

五、劳育为媒,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奋斗精神的关键路径。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系统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着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依托学院获批的“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生产劳动,把思政课堂延伸到田野乡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学院持续打造“跟着书记院长去实践”品牌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基层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乡村,围绕公共政策议题开展实地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并在暑期和寒假分别组织成果展示与评比,强化实践成果转化。同时,学院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校园生活、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开展“共筑·共美·共育”宿舍美化大赛,引导学生动手优化居住环境,增强团队协作与劳动意识;组织“绿色课堂,你我共建”教室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学生爱校荣校的集体责任感。此外,学院还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分享奋斗经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结合学院公益慈善优势,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践行劳动价值。通过多元融合、品牌引领的劳动教育体系,学院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情感,锤炼劳动意志,提升劳动能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坚实的劳动底蕴。

    

   

下一条:山东工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际养老服务管理方向创新班简介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综合楼11层
电话:0535-6904949
邮编:264005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