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跟着书记院长去实践系列(八)——“青禾”社会实践团队开展 “乡村振兴”三下乡活动

2025年07月28日 09:06 编辑:范轶 审核:李记林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7月11日至15日,我院“青禾”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山东省6市7村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足迹遍布山东济南、济宁、日照、青岛、烟台、威海六地乡村,在探访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过程中,用脚步丈量着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从产业发展到民生改善,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产业融合成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关键抓手,济南三涧溪村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起“北农、中旅、南工”的特色布局,打造电商产业园和乡村旅游项目。同时,通过“人人播工程”培育28位村民直播达人,带动特产销售,村民人均收入达3.8万元;青岛宫家村依托葡萄产业,创新举办特色采摘节,有效带动农家乐蓬勃发展,2022年相关产业收入达3300万元;日照水陈坡村深耕蓝莓产业,通过“直播带货+订单加工”的创新模式,带动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民生保障与乡村治理在实践中同步推进、相得益彰。烟台巫山庄村的老年幸福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餐食,济宁卞家庄村连续十年坚持举办重阳敬老活动,威海西李家夼村实现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全覆盖,多地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让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尽管成果显著,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人才短缺仍是各地面临的共性挑战。各村正通过合作社建设、校企合作等多元举措积极应对,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南大地,山东各地乡村正以务实肯干的精神探索着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实践中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积累宝贵经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团队将带着此次调研的成果,把实践中收获的真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能,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上一条:跟着书记院长去实践系列(九)——“暖阳伴童行”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童心绘爱”三下乡活动 下一条:跟着书记院长去实践系列(七)——“丹艺菏护”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非遗传承”三下乡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综合楼11层
电话:0535-6904949
邮编:264005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