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陶健,男,山东济南人,教授,生态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采用地球大数据科学方法,结合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开展流域协同治理、区域自然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评估等方面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SCI论文被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作为典型研究引用。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21-09至2022-06,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19-01至今,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17-11至2018-12,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2014-07至2017-10,中国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0-09至2014-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7-09至2010-06,山东师范大学,理学硕士;2003-09至2007-06,济南大学,理学学士。
主持项目情况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程耦合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云贵高原农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海拔敏感性研究,主持人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复合生态系统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治理的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研究,主持人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委托项目,生态系统胁迫状况空间分布信息提取,主持人
[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三北”工程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监测研究,主持人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北方林草重大生态工程监测方案及试点监测研究,主持人
[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林草“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及监测评估体系研究,主持人
[8]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购项目,烟台市林业碳汇质量提升研究服务,主持人
[9] 莱山区卫生健康局委托项目,莱山区国家卫生城市第三方测评技术服务,主持人
第一/通讯作者学术论文
[1] Divergent climatic effects on forest greenness modulated b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gradi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 158: 111553. SCI,第一作者
[2] Cross-County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Ecology–Economy Coupling Coordination in the Wuding River Watershed, China. Land, 2022, 11: 2283. SSCI,第一作者
[3] Divergen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land ecosystem water use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 32: 1601-1614. SCI,第一作者
[4]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Climate-Driving Effects on Cropland Ecosystem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Alpine Region of the Southwest China. Remote Sensing, 2022, 14: 3069. SCI,第一作者
[5] Elevation-dependent effects of growing season length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Xizang Plateau grassland.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0, 110: 105880. SCI,第一作者
[6] Elevation-dependen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greenness in the high 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 during 1982-20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8, 38(4): 2029-2038. SCI,第一作者,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引用
[7] Elevation-depend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grassland vegetation variation across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5, 35(7): 1638-1647. SCI,第一作者,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引用
[8] Elevation-dependent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grassland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4, 117(1): 61-71. SCI,第一作者,被Nature Climate Change引用
[9] Analysis of forest fire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3 to 20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3, 34(22): 8235-8251. SCI, 第一作者
[10]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特征[J/OL].生态学杂志,1-11[2025-08-04].https://link.cnki.net/urlid/21.1148.Q.20241127.0917.002.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11] 生态资源价值认知及其核算体系构建——以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中的应用为例. 行政论坛, 2019, 26: 80-86. 中文核心、CSSCI,第一作者
[12] 攀西典型烟田水碳通量变化的时间敏感性分析. 烟草科技, 2018, 51(03): 15-23.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13] 基于通量观测数据的MODIS生产力模型在攀西典型烟田的适用性验证. 中国烟草学报, 2018, 24(04): 48-54.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14] MODIS蒸散模型在攀西烟区的适用性验证. 中国烟草学报, 2017, 23(06):53-60.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15] 攀西干热河谷烟田烤烟成熟初期水碳通量日间变化的非对称响应. 中国烟草学报, 2017, 23(03): 72-79.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16] 基于通量观测的攀西烟区烟田水分利用效率特征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2017, 23(03): 63-71.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17] 西南不同农业区气温和降水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04): 379-389.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18] 古巴Pinar del Rio省优质雪茄烟种植区主要生态因子特征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2016, 22(04): 62-69.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19]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37(04): 24-29. 中文核心、CSCD,通讯作者
[20] 遥感在烟草种植监测及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中国烟草学报, 2015, 21(02): 111-116.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21]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耕地物候动态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2): 4583-4592.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22] 南屯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 测绘科学, 2010, 35(01): 182-185. 中文核心、CSCD,第一作者
奖项或荣誉
[1] 2022年3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2] 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罗生物科技优秀学生奖;
[4] 2014年07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 2012-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3次。
服务社会情况
[1] 2025年,黄河流域和北方防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监测方案及指标体系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采纳;
[2] 2024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评估实施方案及指标体系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采纳;
[3] 2022年,世界银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示范项目(二期)专家组成员;
[4] 2022年,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5] 2022年,山东省林业保护发展智库专家;
[6] 2021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客座教授;
[7] 2020年,关于实施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重大工程的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
讲授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科)、公共政策学(本科)、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生)
联系方式
Email:taojian@sdtbu.edu.cn